受惠於 2020 年疫情發展減少外出與接觸,讓當年度行動支付突破 4,230 億元,年增為 132%,除了推動品牌走向發展電子支付,更讓已經擁有電子支付的業者進一步升級為電支平台,將消費者使用電子支付的場景延伸,也讓品牌 OMO 應用延伸擴增。威許移動將在這篇文章中讓你了解品牌從電子錢包轉換到電支平台的相關內容、案例分享,觀察電支平台為品牌消費者打造哪些更完善的購物環境,迎接 OMO 升級後的爆量業績!
為什麼要從電子錢包轉換成電支平台?
1. 電支平台是什麼?
電支平台全名為「電子支付跨機構共用平台」,有別於品牌自有的電子錢包,只限於在該品牌內消費的限制,電支平台提供的是跨機構功能,讓消費者在轉換購物場景時不用再切換電子錢包。這得益於 2021 年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 2.0 的頒布施行,讓電支平台得以成立將消費交易資訊與平台後的結算系統做金流整合。
此外電支平台還提供線上繳費、線上繳稅、跨機構轉帳等,以 iCASH 2.0 的經營公司-愛金卡為例,已陸續提供 7,600 多種線上繳費服務,只要掃描帳單上的 QR Code 就可以輕鬆完成繳費,是電支平台便民服務的代表之一。金管會更於去年底核准電支平台在 2023 年第二季增加購物功能,讓消費者在不同店家消費時可以一個電子支付 APP 使用到底,免去更換電子支付方式的困擾。
2. 從電子錢包轉換成電支平台的商機
1. 共享通路
當品牌獨有的電子錢包走向可以跨機構交易的電支平台,意味著消費者未來可能用有 30 萬據點的街口支付 APP 到全台有 1,100 多家的全聯福利中、4,000 多家分店的全家便利商店,或是在擁有41萬個據點的一卡通來進行消費付款,而其中的消費場景轉換,都只要用一個電子支付 APP 就能完成,不僅讓消費者方便,對品牌而言更是串聯成龐大的消費通路網絡能一同共享通路資源。
2. 共享消費數據
即將於 2023 年第二季上線使用的電子支付跨機構共用平臺購物功能,除了能夠編織出共享通路的網絡,互通每個電支平台業者的特約商店與支援不同的電子支付 APP,更讓每個經手的業者都能透過消費紀錄來取得消費數據進行分析,作為未來在制定行銷策略與服務升級方案上的重要參考基礎,因此共享消費數據是電子錢包轉變成電支平台的價值之一。
3. 電支執照是什麼?
要成立電支平台必須申請電支執照,因為電支平台的商機與對企業增值效應龐大,使電支執照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例如:搶得電支執照頭香的一卡通,最初以交通儲值電子票證為國人認識,在取得電支執照後不僅吸引 LINE Pay 入股,更因共創電支帳戶 LINE Pay 一卡通,在三年內突增超過 450 萬用戶註冊,市佔率一躍成為全台第二,也翻轉一卡通的企業印象與版圖。
然而也有必須強制納管申請電支執照的規範:當地三方支付機構一整年日均保管代收付餘額超過二十億就達到監管標準,有義務提出電支執照申請。以 2021 年為例,綠界科技、樂購蝦皮與拍付 ( Pi 錢包 ) 就因日均保管代收付餘額超過十億而受到金管會關注。因此從電子錢包到電子支付平台的轉型過程中,既有追求升級擴張的主動業者,也有因規模接近臨界點而被主管機關點名的被動業者。
電支平台發展現況與觀察
1. 轉換成電支平台對品牌的好處與挑戰
(1). 電子支付發展進程
台灣自 2017 年由 Apple Pay、Samsung Pay、Google Pay 三大行動支付布局台灣市場,做為台灣民眾認識行動支付的起始點,並隨著各通路與各品牌陸續開發自家通路的電子支付後,隨著疫情的到來,推升電子支付的發展由使用人數自 2018 年底 429 萬人,至 2021 年底 1,553 萬人,成長超過三倍。
(2). 電支平台發展對品牌的好處
在電子支付相繼競爭且趨向成熟發展後,電支平台的問世除了擴增電子支付的功能以滿足民眾需求,而在增加購物功能後,品牌間共享通路資源外更能獲得消費數據,例如:比起其他業者將電子支付當作商品經營,對全聯與全家而言,電子支付更像是能取得消費數據的工具,對行銷與開發市場都是一大助力。
(3). 電支平台發展的挑戰
a. 平均 1% 的利潤率:電支平台財源來自商家使用的手續費,但為了推廣市場提供折扣,讓多數電支平台業者仍處於虧損中,而須依靠廣告收益來提升利潤。
b. 未來通路差異將越來越小。在通路共享後,將縮小各家通路的差異化,就像各地的夜市與老街攤商的相似度之高,如何吸引消費者產生黏著度,考驗著電支平台業者對消費受眾的經營與變現能力,仍是必須回歸將消費者分眾與消費者輪廓的深度理解上,才能透過精準化策略吸引消費者目光進而產生忠誠度。
2. 現行電支平台類別有哪些
電支平台的類型從銀行、交通票券到零售業,了解電支平台的發展與應用,將對你的品牌與生活帶來哪些影響呢?接下來就來認識電支平台有哪些類別?以及行動支付的使用場景在哪裏?
1. 電支平台業者分類
通用型電支平台、通路型電支平台舉例如下表:
類型 | 內容 |
通用型 | 純支付,如:LINE Pay 、街口支付 |
銀行,如:玉山 Wallet |
電子票證,如:一卡通、悠遊卡 |
通路型 | PChome 的 Pi 錢包 |
全家的全盈支付 |
全聯的全支付 |
表 1. 電支平台業者分類表
2. 行動支付的使用場景與戰場
根據資策會資深產業分析師 - 胡自立 針對台灣使用行動支付的用戶進行觀察,表示其中有 80% 的民眾不超過三種行動支付方式。因此在行動支付、電子支付等越來越多的支付工具中,要如何在消費者心中脫穎而出、擴增應用場景與服務並產生高度黏著,是電子支付工具業者的長遠挑戰。資策會 MIC 調查 2021 年民眾使用行動支付場域的排名,由高到低分別為:
No.1 便利商店 70%、No.2 網路商店 56.3%、No.3 量販店 55.8%、No.4 超級市場 51%、No.5 連鎖餐飲 47%。
與前一年相比,第二至五名的場域使用都有增加,也突顯電支平台為什麼要跨域合作的原因。
3. 電支平台合作案例:全家「全盈支付」與全聯「全支付」
全家與全聯的電支平台合作,為零售業市場引起震動,然而全家「全盈支付」與全聯「全支付」的合作到底帶來什麼市場效益?又產生什麼市場變化? 下面一一為你分析。
1. 合作基礎
全家便利商店的全盈支付、全聯福利中心的全支付各自規模與影響力如下表:
| 全家便利商店 | 全聯福利中心 |
支付工具 | My FamiPay (綁定信用卡)、Fami 錢包(儲值) | PX Pay |
使用規模 | 2022 年用戶突破 200 萬,會員對營收貢獻近 50%。 | 全聯主要客群是 40~54 歲的族群,占比達 42%。 |
影響 | 已有透過 APP 會員服務掌握消費者消費行為的能力,為電支平台合作前的良好基礎。 | 推動 40 歲以上消費者使用行動支付,是台灣中高齡使用行動支付的重要推手。 |
表 2. 全家與全聯電支平台核做分析
2. 合作效益與目的
全家、全聯於 2021 年 12 月宣布合作,個人經濟與家庭經濟的零售龍頭共享通路,對民生消費市場開創新的消費服務型態。未來使用其中一方的電子支付工具,就可以在雙方的通路消費支付,更規劃將使用範圍擴大到連鎖餐飲、百貨商場、手搖飲電、遊樂場、交通票券等等,開創電子支付更全面、更多元的應用場景以提升雙方營收,更能收集更廣大且深度的消費數據,透過分析一步步了解分眾消費者的行為,制定更精準的行銷策略,進而讓消費者對品牌產生依賴。
3. 全聯「全支付」新品牌新形象搶攻年輕市場
全聯在 40 歲的消費族群已奠定穩固的基礎,且 40 ~ 54 歲佔全聯營收結構中的 40% 以上,因此在推出全支付 APP 後,全聯將以此布局千禧世代消費群,拉近與即將進入家庭、家庭主要消費核心群體的距離。為此除了與全家合作共享通路、開創更多年輕消費族群喜愛的消費應用空間外,並整合電子支付、儲值、轉帳等金流服務,未來將朝著多數銀行開放平台的目標前進。
4. 全家與全聯合作後的市場變化與觀察
KPMG 安侯建業數位創新服務營運長賴偉晏說到:「生態圈的廣度,會影響支付的深度。」雖然全家加上全聯的門市數量還未能超過 7-ELEVEN 的 6,000 家門市,但是全家以便利商店模式經營個人經濟,而全聯以超市模式經營家庭經濟,兩者消費結構截然不同,各自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形象也大相逕庭。因此在合作共享通路後,個人消費者與家庭消費者將互通串流,碰撞出更多有趣的行為,若未來納入更多電子支付品牌合作,消費行為的改變將與電子支付業者的行銷策略碰撞出更多意想不到的火花。
現行品牌 OMO 電子支付的好處有哪些?
OMO 是什麼?
OMO 是 Online Merge Offline 或 Offline Merge Online 線上線下店家虛實融合,從前身 O2O ( Online to Offline ) 線上到線下店面進化而來。在 O2O 時期線上與線下品牌透過廣告、產品體驗活動、打卡分享、寫網路評論等行銷方式將客戶做串流,藉此為品牌創造更大的知名度。到了 OMO 更強調有趣吸睛的行銷活動、對消費輪廓的深度認識,並以 OMO 全通路科技應用來規劃出更貼近消費者的精準客製化行銷,例如:打通 POS 與 CRM 的系統藩籬將數據整合,更有利於行銷人員做市場分析,是品牌在進入 OMO 時代不可或缺的科技幫手,讓品牌走進消費者的社群生活,創造更大的話題與知名度。
OMO 品牌擁有電子錢包的好處
品牌擁有品牌專屬的電子錢包,透過創立專業客製化的 APP 製作,並開發讓品牌與會員產生互動連結的電子支付服務,例如:連結會員與電子錢包,可做行動儲值卡、行動會員錢包、行動票券匣等多種支付與核銷方式,讓行動支付變得更容易之外,還能綁定信用卡支付、掃碼同時累積會員紅利點數,甚至在集團內多品牌消費可共同累積點數,讓會員有收集與闖關的樂趣,更提升品牌業績。因此當品牌走向 OMO 除了專注提升顧客服務體驗外,更要進一步發展顧客忠誠計畫,提升顧客回購率,提早規劃部屬為未來發展連結支付生態圈、與其他電支服務對接並開啟異業流量互導循環增加更多機會。
威許 OmniGO 打造品牌 OMO 循環新金流
威許 OmniGO 是什麼?
從 O2O ( 線上到線下 ) 走向 OMO ( 虛實融合 ),品牌專注在數位轉型中,如何比其他競爭對手將虛實融合的服務做的更加細緻專業,從而帶來超乎想像的營收與顧客回饋,成為品牌能否在產業中勝出與永續經營的關鍵。因此威許移動的 OmniGO 便是將品牌虛實整合精緻化,從虛實分流、虛實融合到布局虛實循環,以新的商業模式啟動品牌成長飛輪 ( Flywheel ),實際做法將虛實的客戶服務與客戶體驗整合,延伸出短中長期的消費循環,在為品牌帶來穩定的金流。威許移動 OmniGO 以全通路整合 OMO 消費場景,如:D2C自營電商、會員訂閱制、外帶外送、預購分批取、熟客經營遠距結帳、品牌錢包規劃,系統功能間可以客製化自由搭配,融合 MarTech 驅動品牌成長新動能,為品牌 OMO 虛實整合部署無邊界應用場景。
威許 OmniGO 如何打造品牌OMO 循環新金流?
威許移動 OmniGO 的六個系統:D2C 自營電商、會員訂閱制、外帶外送、預購分批取、熟客經營遠距結帳、品牌錢包規劃,可以自由組合外,更能將 OMO 虛實融合發展到虛實循環永續經營。其中從發展會員訂閱制、週期購、預購寄杯、儲值回饋、熟客離店遠距結帳,發展回購型商業模式搶佔消費者預算,為品牌創造長期穩定金流,培養出品牌的客戶忠誠度與擁有顧客終身價值。
此外,還協助品牌整合 APP 與 LINE 的行銷策略,突破通路限制打造一致的會員體驗 讓線上線下會員權益互通 ,消費者可以全通路使用來提升品牌好感度,顧客可以自由穿梭全通路,業績自然能在會員間穩定成長。威許移動 OmniGO 為 36 個知名品牌,例如 WishMobile APP 應用案例:「摩斯漢堡」導入 APP 預約點餐,有效提升顧客體驗、「光南大批發」老字號零售通路數位轉型,APP 打造好康新體驗、「環球購物中心」發展百貨會員 APP ,打造絕佳 OMO 服務體驗等,都能平均為全通路業績增加 39%、顧客終身價值增加 18%、顧客留存率增加 21%。
同時,匯集實體門市與網購 EC 的 CRM 數據,有系統的累積品牌行銷數位資產,這是威許移動 OmniGO 能打造出品牌 OMO 循環新金流之外,更能為品牌帶來的深度價值。
深入了解OmniGo 虛實整合銷售平台 | 威許移動幫您打造最佳的 OMO 循環新金流
從 O2O 到 OMO,從電子支付到電支平台,大小品牌在面對數位轉型的過程中,需要依靠數位行銷的通才知識並搭配專業分工,才能井然有序的面對市場迅速變化與迎接業績成長後能處理相對應問題的承接技術。例如:中小品牌發展自有電商,掌握品牌數位資產、如何發展電子錢包搭配會員活動能活化應用、如何跨通路整合提升顧客體驗等等,都需要有 威許移動 這樣的專業能為你專注發展品牌上的技術夥伴,才能在品牌數位轉型與進化的過程中,即使面對雪片般的市場衝擊,也能比同業更一步一步穩健邁向成長茁壯,讓你每一分耕耘都不浪費的累積出品牌永續價值。